金匯港網

您的位置 >> 首页 > 財經 > 列表

《研究報告》私人信貸基金結構新趨勢:流動性與共同投資需求驅動亞洲演進

時間:2025-10-07  |   來源:无  
  全球律師事務所Dechert聯手另類信貸理事會(The Alternative Credit Council, ACC)近日發布題為《私人信貸基金結構趨勢2025》(Trends in Private Credit Fund Structuring 2025)的報告,揭示隨著私人信貸市場日趨成熟,基金經理正積極調整結構,以滿足投資者對流動性、共同投資(co-investment)及客製化解決方案的日益需求。

  報告顯示,亞洲及全球範圍內,保險資金持續湧入私人信貸領域,但區域差異明顯:亞洲保險業者採取較少客製化策略,而美國與歐洲則更注重評級票據饋入器(rated note feeders)。此演進不僅反映投資者偏好轉變,更凸顯私人信貸從利基資產(niche assets)轉向主流多元化工具的趨勢,預計將重塑亞洲資產管理格局。

  私人信貸市場近年爆發式成長,全球資產規模已逾2萬億美元,亞洲貢獻率超過20%。Dechert報告基於對全球逾150家基金經理的調查,強調結構創新是回應投資者痛點的關鍵。相較2023年調查,2025年64%的受訪經理報告投資者對流動性需求上升(較2023年的49%增加),三分之二的經理現已推出至少一檔提供定期贖回的車輛(較2023年的半數提升)。同時,共同投資需求激增,92%的經理觀察到此趨勢(較2023年的70%大幅上揚)。這些變化驅動經理探索永續型(evergreen)基金、靈活費用模式及並行車輛,以平衡長期鎖定期與投資者流動性期望。

  報告首度深入剖析保險資本在私人信貸的角色,指出保險業者視私人信貸資產為理想負債匹配工具,能提供穩定收益並分散利率風險。全球保險分配持續增長,2024年流入私人信貸的資金達5000億美元,預計2025年將維持雙位數擴張。然而,區域差異顯著:美國與歐洲保險業者偏好高度客製化結構,以符合嚴格監管資本要求;亞洲保險業者則更靈活,傾向標準化產品,避免複雜行政負擔。

  評級票據饋入器成為保險資本結構化的熱門工具,63%的經理已為美國保險業者考慮此結構,透過信用評級提升資產吸引力並降低資本消耗。相對地,僅35%的經理為亞洲保險業者採用此工具,主要因亞洲監管環境(如新加坡與香港的資本規則)允許更多彈性。Dechert亞洲合夥人指出,此差異反映亞洲市場的成熟度:雖然資金流入強勁,但本地保險業者更注重成本效率,而非歐美式的精細工程。

  在亞洲脈絡下,日本與韓國保險巨頭如日本生命保險與三星人壽,正加速私人信貸配置,2024年亞洲保險資金佔私人信貸總流入的15%。報告預測,隨著亞洲壽險市場擴張(預計2025年保費收入成長8%),此比例將升至20%。然而,亞洲經理面臨挑戰:需在維持高收益的同時,滿足保險業者的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要求,預計逾半數基金將整合可持續投資條款。

*信託居留地選擇:開曼群島主導亞洲與全球資金池*

  基金居留地(domicile)選擇仍是結構優化的核心,報告顯示盧森堡、開曼群島、美國與愛爾蘭穩居前四。為迎合投資者偏好,多數經理運作並行車輛,例如歐洲投資者青睞盧森堡的UCITS框架,而亞洲與美國投資者則偏好開曼的稅務中立性。開曼群島特別突出,成為全球及亞洲投資者池的首選,尤其適合美國經理募集離岸資金。2024年,開曼註冊的私人信貸基金佔亞洲總數的45%,較2023年增長10%。

  此趨勢受地緣政治與稅務改革驅動。歐盟的永續金融披露規則(SFDR)促使歐洲投資者轉向盧森堡,而亞洲高淨值人士(HNWIs)則青睞開曼的隱私保護。Dechert建議,經理應評估多居留地策略,以分散風險並擴大募資範圍。亞洲市場中,新加坡與香港作為亞洲樞紐,正推動本地居留地發展,但開曼的全球認可度仍難以匹敵。

*流動性與共同投資需求激增:經理結構創新加速*

  投資者對流動性的渴求是報告焦點,64%的受訪者指出需求上升,主要來自養老基金與家族辦公室,這些機構需定期現金流以匹配退休負債。經理回應迅捷:三分之二推出半流動性車輛,如季度贖回或二手市場機制。永續型基金興起,提供無限期投資卻具部分流動性,預計2025年佔私人信貸新募資金的30%。

  共同投資需求更為驚人,92%的經理記錄增長,投資者盼直接參與優質交易以降低費用並提升回報。亞洲HNWIs特別積極,2024年共同投資佔區域私人信貸交易的25%。報告強調,此趨勢要求經理強化治理框架,確保公平分配機會,避免利益衝突。

  Dechert新加坡管理合夥人Dean Collins表示,私人信貸在亞洲已非利基資產,而是廣大投資者的多元化與收益來源。監管機構與市場參與者正擴大私人市場策略的存取,包括零售管道。這重塑經理產品結構與投資者互動方式。隨著私人信貸在區域成熟,能平衡增強流動性(包括永續車輛)與客製產品、靈活費用模式及共同投資機會的經理,將最能滿足機構、保險業者與高淨值客戶的細膩需求。
 
*編者按:本文只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環富通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《環富通基金頻道6日專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