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投資觀點》瀚亞投資:中美貿易降溫,四中全會聚焦科技支持保五,科技股獲政策加持吸引轉向投資
時間:2025-10-29 |
來源:无
保誠集團旗下投資機構瀚亞投資(Eastspring Investments)首席投資官Vis Nayar與首席經濟學家Ray Farris近日發表文章,剖析中國四中全會對投資者的影響。報告指出,上周末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大幅緩解,預期習近平和特朗普本周的會晤將進一步為關稅戰降溫;中國政府重申至2030年維持GDP年增4.5%-5.0%的承諾,聚焦國有支持科技發展,結合第三季GDP增速放緩至4.8%的現況,預計2026年將加大財政與貨幣刺激。對投資者而言,此舉將引導資金湧入AI、生物科技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及航太等戰略領域,中國科技股獲利預測自9月中旬以來顯著上修,估值雖非歷史低檔,卻較美股更具吸引力,適合分散美國曝險的投資組合。
貿易戰方面,報告強調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明確表示,對中國商品課徵100%關稅的威脅「實際上已擱置」,使關稅體制惡化機率大減,甚至不排除邊際減讓。此觀點與四中全會後的官方聲明相呼應,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,透過國家資源傾斜建構現代產業體系,應對外部壓力。Nayar與Farris分析,雖然全球供應鏈重組需時,但中美領導人會晤將強化對話機制,緩解市場波動。投資者應視此為短期利好,特別在美股高估值環境下,轉向中國科技板塊提供防禦性機會。
經濟政策層面,第三季GDP年增4.8%雖符合預期,惟內需疲弱與出口不確定性凸顯刺激必要性。報告預測,2026年財政支出將擴大基礎建設與民生項目,貨幣政策維持寬鬆,目標高品質增長而非粗放擴張。四中全會公報重申創新驅動,AI等領域獲專責任務小組支持,預期帶動產業升級。數據顯示,MSCI中國資訊科技指數成分股獲利預測自9月中旬起上修幅度達15%以上,反映市場對政策落地的樂觀。
投資建議上,瀚亞投資維持對中國科技板塊的正面配置,強調企業層級競爭力將取代補貼依賴。雖然中國IT股本益比已回升至歷史中位數附近,惟相較美國同業的溢價,估值優勢明顯,提供多元化收益。Farris警告,地緣風險與通縮壓力仍存,投資者宜精選具研發實力的龍頭股。整體而言,此輪政策轉向強化長期信心,預期將吸引外資回流,鞏固亞洲資產配置地位。分析師呼籲,密切追蹤會晤結果,以評估貿易降溫對全球供應鏈的漣漪效應。
*編者按:本文只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環富通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《環富通基金頻道28日專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