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匯港網

您的位置 >> 首页 > 市場 > 列表

《國金新見-溫嘉煒》平外憂、謀內需

時間:2025-10-30  |   來源:无  
  中美在新一輪經貿磋商取得共識後,將迎來中美元首會晤,有望紓緩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。市場可能將焦點重投四中全會上周閉幕後,中央會推出甚麼措施以支持內需。
 
  中美在馬來西亞的經貿磋商就一系列爭議問題達成基本共識,包括出口管制、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收費、對等關稅暫停期延長、芬太尼關稅和執法合作及農產品貿易等,為兩國元首本周在南韓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會晤時奠定基礎。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,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威脅的對華100%關稅已不復存在,預計中國將推遲實施稀土出口管制一年,並將大量進口美國大豆。他亦透露特朗普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達成一項廣泛的協議,涉及延長關稅暫停,解決在出售大型短視頻平台在美國業務上的分歧,以及確保稀土磁體的供應等。
 
  中美雙方最近正面的表態與近幾周的局勢形成了鮮明對比。不過中美元首會晤後,中美關係是否就能一馬平川、風調雨順呢?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中美進行最新一輪磋商前宣布,對中國是否遵守2020年達成的第一階段經貿協定啟動調查。這對市場是一個重要警惕:即使中美達成新的協議,後續的落實和持續的審查還是可能不時牽動兩國關係。無論如何,中美若能達成廣泛的經貿協議,可以一定程度上緩和雙邊關係,亦可以讓內地把焦點重新放在重振國內經濟。
 
  國內經濟正面臨不少難關。第三季經濟按年增長4.8%,創下一年來最慢增速,固定資產投資罕見出現下滑,房價加速下跌,消費增長乏力。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第十五個五年規劃,要求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,強調了高質量發展和關鍵核心技術,包括先進製造業、新能源、量子科技、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尖端領域。規劃綱要亦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,增強居民消費能力,大幅提高居民消費率,擴大優質消費品和服務供給。相信科技及消費將是未來政策的主軸。
 
  十五五規劃詳細內容要到明年3月才會公布,而且經濟結構性的改革動輒要數年時間。至於今年餘下時間以至明年的經濟方略,一方面要考慮官方對經濟狀況的研判,另一方面要考慮目前尚有多少政策空間。
 
  儘管內地第三季經濟有所放緩,但前三季累計增長仍達5.2%,與政府的全年目標5%左右相去不遠,第四季仍有一定空間容忍經濟增長進一步放慢,由經濟自行調節產能過剩及消費信心不足等問題。
 
  外界寄予厚望的財政政策,近月似乎有所減弱,政府發債或受額度所限,近期發債增長較之前幾個月有所放緩,而且不少資金用於化解地方債務危機,變相減少了可用作刺激消費和穩定樓市的力度,部分彈藥或會留待到明年再一舉推動實體經濟。貨幣政策方面,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自5月後均沒有再下調,而且減息對刺激需求的效果似乎也未如預期,即使我們預計利率有機會在年底前再下調10基點,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也未必立竿見影。
 
  港股目前估值並不便宜,加上企業業績前景不明朗,而中央短期內未必會有大動作刺激經濟,可能會限制了港股進一步突破的動力。而中美關係暫時穩定下來,美國有望進一步減息,加上內地南向資金持續流入,對港股仍屬正面因素。恒指若重上27000點,年底前或有望上試2021年7月中高位28200點;23500點(預測市盈率十年平均)附近料有一定支持。《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 溫嘉煒》
 
*《經濟通》所刊的署名及/或不署名文章,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,並不代表《經濟通》立場,《經濟通》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。